美国体育媒体《Bleacher Report》在一篇深度分析中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:如今的波特兰开拓者队是否已经超越了2019年达米安·利拉德和CJ·麦科勒姆领衔的“双枪”时代?更令人意外的是,中国年轻中锋杨瀚森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这场讨论的背景下,引发了全球篮球迷的热议。

回顾2019:双枪时代的辉煌与局限

2018-2019赛季的开拓者队无疑是队史近十年来的高光时刻之一,在利拉德和麦科勒姆的带领下,球队以53胜29负的战绩位列西部第三,并一路杀入西部决赛,利拉德的超远三分绝杀雷霆、麦科勒姆的稳定输出,以及努尔基奇在内线的支撑(虽因伤缺席季后赛),构成了那支球队的核心框架,西部决赛被金州勇士4-0横扫的结局,也暴露了球队深度不足、防守端依赖单一的问题,双枪时代的开拓者是一支典型的“明星驱动”球队,但上限始终未能突破西部。

现今开拓者:重建中的新希望

如今的开拓者已彻底进入重建期,2023年利拉德被交易至雄鹿,麦科勒姆早已转投鹈鹕,球队以新科探花秀斯科特·亨德森、锋线新锐谢登·夏普以及中锋德安德烈·艾顿为核心,搭配一众年轻球员和选秀权,本赛季至今,开拓者战绩虽暂列西部下游,但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令人瞩目:亨德森逐渐适应NBA节奏,夏普展现出全能锋线的潜力,而艾顿则在内线提供了稳定的攻防输出。

杨瀚森在列?美媒发问,现今开拓者比2019年双枪时代更强吗?

美媒在分析中指出,现今开拓者的优势在于“深度与未来”,相比2019年依赖双枪的单核打法,如今球队阵容更年轻、运动能力更强,且拥有多个未来选秀权作为交易筹码,防守端虽然经验不足,但换防速度和积极性显著提升,更重要的是,球队薪资结构健康,避免了此前双枪时代长期锁死薪资空间的困境。

杨瀚森:一个意外的名字

为何中国新星杨瀚森会出现在这场讨论中?美媒在分析开拓者未来时提到,球队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强内线深度,而杨瀚森作为2024年NBA选秀的潜在乐透秀,已被多支球队列为观察对象,18岁的杨瀚森身高2米18,在CBA青岛队展现出惊人的护框、策应和低位技术,被球探评价为“约基奇式的中锋苗子”,尽管开拓者目前拥有艾顿,但未来若通过选秀或交易得到杨瀚森,其技术特点可能与球队的快速打法形成互补。

美媒认为,杨瀚森代表的是一种“未来可能性”——如果开拓者能成功培养新一代核心,并通过选秀补强关键位置,球队的天花板或将超越2019年,但这一切仍需时间验证。

直接对比:谁更强?

从即战力来看,2019年的开拓者无疑更胜一筹,利拉德和麦科勒姆的季后赛经验、关键球能力,以及努尔基奇的内线作用,是现今年轻球队无法比拟的,但若从长期发展潜力分析,现今开拓者拥有更合理的阵容架构和薪资灵活性,重建路径清晰,美媒最终并未给出绝对结论,而是强调:“2019年的开拓者是一支成熟的季后赛球队,而2024年的开拓者是一张待绘的白纸——可能成为杰作,也可能仍需磨合。”

球迷与专家观点

这一话题迅速引发热议,利拉德本人曾在采访中表示:“现在的开拓者有很多天赋,但他们需要时间。”而篮球分析师凯文·佩尔顿则指出:“双枪时代的开拓者已触及天花板,但现在这支球队的上限未知,如果亨德森和夏普成长为全明星,他们甚至可能在未来五年内争夺总冠军。”

中国球迷则更关注杨瀚森的潜在机会,有网友评论道:“如果杨瀚森能加入开拓者,或许能复制姚明与火箭的成功故事!”但也有理性声音认为,年轻球员的NBA之路充满挑战,不宜过度炒作。

杨瀚森在列?美媒发问,现今开拓者比2019年双枪时代更强吗?

体育媒体的这次发问,本质上是对NBA球队重建哲学的探讨,2019年的开拓者代表了一种“赢在当下”的模式,而现今的球队则选择了“长期主义”,孰强孰弱,取决于如何定义“强”——是即时的战绩,还是未来的潜力?无论答案如何,开拓者的重建旅程已注定充满话题性,而杨瀚森的名字的出现,更像是一个象征:篮球的世界从未停止对新星的期待,也从未忘记对历史的敬畏。